覺醒的群山
湖北日報記者雷剛 陳劍文 周芳 翟志清 通訊員唐明益 譚也平
利川騰龍洞成為天然的文藝表演劇場。本報記者楊平攝
如果把湖北版圖看作一只向東蹦跳的青蛙,恩施州就是青蛙的一條腿。
如今,“兩路”工程上馬,通向恩施的動脈正被打通,“這條腿”正在積蓄力量,奮起跳躍。
一
人人都說恩施遠。
遠在心理距離。其實,恩施與省城武漢之間直線距離只有400多公里,并不太遠。但由于武陵群山隔阻,目前公路交通到武漢有600多公里,人們乘車要一天一夜才能抵達;更因為恩施地處我省西南一隅,經濟社會發(fā)展滯后于全省平均水平,愈增其“遠”。
踏訪“兩路”,恩施州委、州政府領導并不諱言“滯后”。他們說,總體來看,恩施州比全省平均發(fā)展水平落后15年左右。
恩施州發(fā)改委提供了如下數(shù)據:2004年,全州人均生產總值4295元,只相當于全國10533元、全省10519元的40%左右;人均財政收入350元,只相當于全國2033元的17%;農民人均純收入1593元,均不到全國2936元、全省2897元的55%;城鄉(xiāng)居民人均存款余額2021元,只分別相當于全國9708元、全省6426元的20.8%和31.5%。
恩施的“滯后”并不是與生俱來的。武陵并非荒蠻之地,這片靈山秀水曾經孕育了輝煌的文明。不要說距今120萬年至250萬年的“建始人”遺跡,不要說燦爛的巴楚文化、巴渝文化,甚至也不要說氣勢恢宏的大水井、唐崖土司城所代表的極富特色的建筑文化,只要看一看那掩映在青山中的吊腳樓,聽一聽流淌在綠水間的山歌,跳一跳那激動人心的擺手舞,土苗兒女勤勞智慧創(chuàng)造的絢麗民族文化就會讓人沉醉。
這些,都是農業(yè)文明以前的輝煌。工業(yè)文明以后,由于自然、環(huán)境等多方面原因,這片土地漸漸淡出了發(fā)展的“中央舞臺”。
恩施州發(fā)改委副主任李建春認為,在諸多原因中,投入少是恩施發(fā)展滯后的根本原因。他說,計劃經濟時期,國家沒有在恩施州安排、布局大的建設項目和工業(yè)項目,投資少。1950年至1995年的46年間,全州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僅76億多元,只相當于全省1985年投資總額103億元的74%。1996年至“兩路”開工前的2003年8年間,全州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262億多元,雖已是前46年的3.4倍,仍只相當于全省同期投資總額的2.3%。此外,信貸投入少,工商企業(yè)投入少,財政投入更少。全州信貸總額只有省內平原地區(qū)一個中等縣級市的規(guī)模,2004年,州人均貸款余額僅2380元,分別只有全省8909元、全國14506元的26.7%和16.4%。
資本短缺導致了發(fā)展滯后。
二
武陵并不偏遠。恩施和全省一樣,都處在祖國的“腹心”,并非邊陲。它的四面三四百公里外,都有繁華的都市。
武陵并不貧瘠。踏訪“兩路”,我們走在一條富庶的走廊里。完全可以說,恩施的礦藏、水電、林果、旅游、文化等資源“富甲中部”。
那武陵何以成了全國連片的貧困地區(qū)之一呢?
是連綿的大山阻礙了資本的流入,是連綿的大山屏蔽了人們的視野,是連綿的大山阻滯了山里人追逐幸福夢想的腳步。
由于沒有通向山外的“通衢大道”,恩施發(fā)展長期受交通“瓶頸”制約。
李建春說,因為交通的原因,恩施州行政成本、商務成本全省最高。州里派一個人到省城開一天會或者匯報一個小時工作,來回就要三四天,如果坐飛機,得花幾千元,如果自己帶車,也要超過1000元。恩施盛產的柑橘和高山蔬菜,運出大山每公斤價格就要比宜昌等地同樣產品貴出1元多。恩施煤炭豐富,生產成本并不高,但要通過汽車輾轉運到武漢的話,光運費就比山西煤炭貴。恩施的鐵礦資源,則只能長期“待字閨中”,因為不達到百萬噸規(guī)模就產生不了效益,而生產百萬噸礦石,沒有鐵路支撐就沒有了前提。
多年以來,受制于交通,大山的珍寶少人問津,恩施州礦產、大宗農副產品基本出不了山,資源優(yōu)勢無法體現(xiàn)。
恩施州招商局副局長雷繼優(yōu)給我們講過一個招商的故事:2003年,他們好不容易將浙江一客商說動了心,對方準備投資5000萬元開發(fā)恩施州城房地產。那名客商興致勃勃地開著奔馳車從浙江趕來考察,可剛到野三關,車就被頂壞了,不但考察未成,他還得請人將車拖到武漢修理。掃興之時,他對州招商局的同志說:“你們什么時候把路修好了再說吧。”
恩施州商務局副局長劉遠介紹,2003年前,全州招商引來的絕大多數(shù)都是投資規(guī)模不足50萬元的小作坊、小服裝、小店鋪、小發(fā)廊、小商販等“六小工商戶”,投資領域也局限于街道小工業(yè)、鄉(xiāng)村小加工、流通小販運、服務小門面“四小領域”。
待在深閨無人識,守著富庶享貧窮。山里人只能望山興嘆。
三
一切正在變化。“兩路”開工的隆隆炮聲,喚醒了武陵群山,燃燒起恩施人追逐夢想的渴望。
宜萬鐵路、滬蓉西高速公路預算總投資近400億元,其中一半以上投在恩施州境內。
雖然眼下“兩路”尚在建設之中,還沒有產生“通衢大道”效應,但恩施人搶抓“兩路”建設的機遇,一個又一個數(shù)據在刷新。
去年,全州招商引資新簽項目209個,投資額17.7億元,較上年增長25%;利用國外資金實現(xiàn)零的突破,達到1033萬美元。新增投資向能源、城市基礎設施、工業(yè)、農業(yè)、流通、房地產、旅游等廣領域發(fā)展,全州累計已有超千萬元項目過百戶,過億元項目30多戶。
去年,全州外貿出口2400萬美元,較上年增長60%。
今年,全州招商12億元的目標已提前一個季度實現(xiàn)。
在采訪中,我們不斷聽到振奮人心的消息:
一港資企業(yè)投資5000萬元大手筆開發(fā)騰龍洞旅游風景區(qū),建設旅游基礎設施,新添激光表演項目;
香港馳生集團旗下企業(yè)擬投資1.3億元開發(fā)沐撫大峽谷,其規(guī)劃方案10月底通過專家評審;
與港商合資的巴東金果坪鐵礦注冊資本一個億,開采方案正在進行可行性論證;
中石化投資億元在利川建南開挖8000米天然氣深井已獲批準;
武漢鵬凌集團一期30萬噸鐵礦石項目已選址恩施;
廣東佛山多家客商巨資開發(fā)恩施高嶺土建材的系列項目,已與恩施方面進入實質商談階段;
……沖著未來的“兩路”,各路客商紛至沓來,恩施正日益成為投資的熱土。
雷繼優(yōu)告訴我們,今年以來,州招商局已接待前來考察、咨詢的客商1700多人次。
四
眼下,一場“兩路通了拉什么”的大討論正在恩施干部群眾中展開。
恩施州委書記湯濤說,“兩路”不會自然而然地拉著恩施往前跑,大討論旨在打開干部群眾被大山屏蔽已久的視野,進一步解放思想,更新觀念,釋放發(fā)展的激情,做好與“兩路”對接的各項工作。恩施州委、州政府提出,“十一五”期間,隨著“兩路”貫通,恩施要充分發(fā)揮自身資源優(yōu)勢,著力建設五大基地:全國知名的特色農產品加工基地、全國知名的綠色產業(yè)基地、華中地區(qū)潔凈能源基地、全省重要的礦產工業(yè)基地和最具成長性的旅游基地,實現(xiàn)年增國內生產總值60個億的目標。
大山在覺醒。我們相信,如比翼巨龍崛起于群山間的“兩路”必將成為恩施人民實現(xiàn)夢想的康莊大道!
我們期待,湖北版圖上的“青蛙之腿”更加健壯、有力,支撐我省加速在中部崛起!